电话:18658668028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玉环资讯

玉环:领跑台州“治水速度”

来源:玉环人才网 时间:2021-01-20 作者:玉环人才网 浏览量:

随着玉环市坎门街道近日顺利通过验收,玉环在台州率先完成建成区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任务,比省里提出的“五年建设目标”整整提前两年。

自启动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以来,玉环市坚持科学施策促提升、因地制宜克难关、智慧运维保成果,自加压力跑治水“加速度”,交出一份高分成绩单——三年来,共完成9个镇(街)建成区30.505平方公里的排查建设,实施136个项目,总投资14.12亿元,实现“污水零直排区”镇(街)全覆盖,排名稳居台州第一。

科学+精准“零直排”高效推进

见到陈美兵时,他刚检查完玉城街道部分公建单位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点位,回到办公室已是晌午。陈美兵是玉环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中队队长,2018年加入其他类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工作专班。

“玉环9个乡镇(街道)其他类‘污水零直排区’建设涉及排水户3666家,我们从2018年开始就坚持边排查边整改,花一年多时间完成所有整改。”陈美兵说。

开局即决战。自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开展以来,玉环各级、各部门勠力同心,分类实施生活小区、工业集聚区、其他类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,分工编制三大类实施方案、8个创建技术指南和技术标准。

与此同时,玉环通过组建精准服务队和3个技术服务组,推行“1+2+7”组团施工,聘请治水监督员,问责党员干部不作为等措施,提供精准服务。

在干江镇,活跃着一支500多人的治水监督员队伍,既有纪检干部、人大代表,也有普通群众,全民合力治水。如该镇纪检干部通过实地巡查、拍照留存等方式“找茬”300多次,发现河道、小微水体存在问题近500个。

此外,玉环还在台州市率先出台激励政策,对第一年完成建设的乡镇(街道)按一类、二类、三类分别给予600万元、400万元、200万元奖励,第二年完成的减半奖励。截至目前,已奖励龙溪、大麦屿、干江、芦浦、沙门合计1300多万元。

实干+巧干“拦路虎”难以绊脚

前阵子,玉城街道五水共治办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,发现三潭路几幢新建房未按规定建设污水管道配套设施,责令停工并及时落实施工队介入整改。

针对污水“反复治、治反复”,玉环市探索新建房和小微企业园“控新”做法,即在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需按“污水零直排区”要求建设,各职能部门从审批、建设、验收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,并建立水电工诚信管理和黑名单禁入机制,严格抓好“控新”工作。

“三潭路的几幢房屋整改后我们才允许继续建设。提前介入新建房,可以为后续整改减少很多麻烦,更好地杜绝源头污染。”玉环五水共治办专职副主任方张斌说。

老房子、旧街区是推进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的一大拦路虎。

玉环市各地因地制宜,以人力挖掘为主,配合牲畜运输物资、引进灵活挖机等方式,力克难题。

楚门老街区块房屋密度大、建筑年代久远,小巷纵横交错最窄处仅50多厘米宽,大型机械设备难以入场……面对“硬骨头”,楚门镇紧急采购2台15型挖机,实现在宽度仅1米的老街“穿梭自如”。同时错峰施工,边接管边浇筑边完善,最大限度保证施工时附近居民出行和建筑物的安全。

“以前污水倒灌部分居民家中是常事,现在我们啃下这块‘硬骨头’,也收获了民心。”楚门镇农业和新农村办公室主任王天国说。

高效+长效“智慧”运维固成果

12月16日上午,在玉环市排水公司监控中心,中控科科长李支华查看远在“千里之外”的污水泵站运行情况时,发现大麦屿新塘泵站出现故障,当即将情况反馈给一线运维人员。“终端有异常,系统就会自动预警。要是以前得靠人力逐一排查,耗时耗力不说,有时还会做无用功。”

让李支华事半功倍的“利器”,正是玉环智慧治水信息平台。

去年,玉环智慧治水信息平台正式投用,将该市4座污水厂、32座污水泵站、312条河道及164个农村污水处理终端等纳入统一管理,集水量水质监测、故障快速处理、视频远程监控于一体,24小时在线监测,实现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从传统粗放型到信息精准化的转变。

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是一项长期、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,三分靠建设,七分靠维护。玉环市立足专业化、智慧化平台高效运维,努力打造全域“污水零直排”。

在工程绩效评估方面,玉环委托河海大学提供技术咨询服务,对各环节建设标准和成效可达性开展行业规范评估,该市污水收集量日均增长3.45万吨,省控河道断面水质实现Ⅲ类水“零”的突破。

在落实专业运维模式方面,玉环采用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对全市污水处理厂、农村生活污水终端进行专业化运维,不断巩固治水成果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客服服务热线
18658668028
工作日 8:00-17:00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用微信扫一扫